|
|
訂閱社區雜志 |
又是格力 制冷壓縮機國際標準制定迎來重大進展 |
(時間:2023/6/7 11:16:24) |
近日,由格力電器主導,我國在制冷壓縮機領域首次成功立項的國際標準迎來重大進展。
中國是制冷空調生產大國,制冷壓縮機如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是空調最核心的部件,其節能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評價空調綠色低碳的關鍵指標。
在近日舉行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冷和空氣調節技術委員會/制冷壓縮機的試驗和評定分委會(以下簡稱“ISO/TC 86/SC 4”)第十二屆全體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作為制冷壓縮機分委會主席,與各個成員國分享了在制冷壓縮機標準領域內的感想與建議,與會專家進行了討論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次會議也是去年ISO/TC 86/SC 4全體會議的延續。去年2月份,格力電器作為中國代表團提出了兩項壓縮機領域新提案,即《容積式制冷壓縮機性能評價》(ISO 18501)和《離心式制冷壓縮機性能評價》(ISO 18483)兩項國際標準,并獲得了多個國家的高度贊同。去年9月,格力電器提出的這兩項壓縮機國際標準高票通過立項,成為我國在制冷壓縮機領域首次成功立項的國際標準。
“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也需要企業承諾堅持到底,確保完成國際標準項目。對于具有全球利益相關的企業來說,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將有利于確保企業和國家利益,并為企業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AHRI(美國空調、供熱及制冷工業協會)主席Stephen Yurek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聯想到2021年12月,由格力電器主導的光伏國際標準提案IEC TS 63349-2《光伏直驅電器控制器 第2部分:運行模式和顯示》草案終稿(DTS)在IEC/TC 82獲得高票通過,并按照流程標準在2022年2月正式發布,填補了國際空白。本次ISO/TC 86/SC 4第十二屆全體大會的成功舉行,意味著容積式制冷壓縮機和離心式制冷壓縮機的國際標準制定迎來重大進展,由中國為國際標準輸出貢獻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或在不久的將來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值得注意的是,董明珠2020年就成功擔任SC4分委會主席,并在2022年7月高票連任。她擔任主席期間,SC4分委會組建了容積壓縮機、離心壓縮機、制冷壓縮機測試方法三個工作組,成功立項了三項國際標準(2022年9月23日完成由中國(格力)主導的《ISO NP 18501 容積壓縮機性能評價》及《ISO NP 18483 離心壓縮機性能評價》標準立項;2022年11月17日完成由德國主導的《ISO NP 18976 制冷壓縮機測試》標準立項)。
雖然董明珠本人認為,制定標準只表明格力對技術有追求,對壓縮機領域、空調市場等領域有深刻認識。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今世界國際標準制定已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誰掌握了標準制定權,誰的技術轉化為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而標準制定權,說到底還是看企業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院長張龍強對格力電器在主導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認為,國際標準從預研到發布是一個長期工作,對項目負責人的要求也較高,格力電器主導及參與多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研制工作,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發出了“中國聲音”。同時,標準化工作的持續參與和深耕使格力電器在國內市場擁有了更多話語權,也是格力電器在國際市場爭取更高影響力的開端。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標志著標準化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與63個國家、地區標準化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6份標準化雙多邊合作文件;同時國家標準共批準發布43027項,批準設立73類行業標準,設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近30個。
Stephen Yurek認為,國際標準應該是具有國際性的,并且代表所有主要生產商和市場的利益和需求。中國作為全球產品最大的生產制造基地及消費市場,在制定國際標準中缺少中國企業的參與,將意味著所制定的國際標準可能會失去這一重要的生產及消費市場,因此中國企業的參與至關重要。
目前,格力電器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已有764項,其中國際國外標準54項、國家標準290項、行業標準167項。到今年5月,由格力牽頭制定的6項ISO國際標準均已成功立項。2022年由格力電器牽頭制定的《光伏驅動多聯式空調(熱泵)系統》和《光伏驅動冷水(熱泵)系統》兩份行業標準也已正式實施,填補了光伏空調行業標準空白。同樣,由格力電器牽頭制定的IEC 63349-1《光伏直驅電器控制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也預計將于今年正式發布。此外,格力還參與美國和加拿大空調電氣安全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協助巴西、老撾等“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開展相關標準制定。
如今,以格力電器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龍頭企業,不斷推進國際標準化戰略,積極在國際標準會議中發聲,并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標準制定當中,在促進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向國際輸出中國智慧,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制造的國際社會話語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