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我國光伏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
(時間:2020-11-11 10:45:11) |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普遍面臨的生存課題,更是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剛需。光伏作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更是前景可觀。放眼“十四五”,光伏發電的經濟性與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光伏行業告別補貼,進入平價時代,需求全球共振、裝機規模再攀新高的大拐點或將到來。 我國光伏市場在過去幾年實現了高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光伏電網裝機累計達204.3吉瓦,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全國光伏發電量全年達到22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26.3%。2019年光伏主要產業鏈產量在全球總產量中的占比繼續不斷擴大,產品出口總額約207.8億元,同比增長29%。 近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國家對于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視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光伏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太陽能是未來最清潔、安全和可靠的能源,發達國家正在把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作為能源革命主要內容長期規劃,光伏產業正日益成為國際上繼IT、微電子產業之后又一爆炸式發展的行業。而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就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光電轉換產業鏈條稱為“光伏產業”。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光伏產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13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充分認識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2014年之后,在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國光伏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到了2017年,我國光伏裝機總量創歷史地達到了53.5吉瓦,光伏行業成為資本和企業爭相進入的火熱領域。然而,盲目擴產、消納、補貼缺口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三家聯合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被稱為“531光伏新政”。該新政堪稱光伏產業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但從長遠來看,政策的推進有利于緩解產業棄光限電、產能過剩問題,減小國家光伏補貼的缺口,優化光伏項目的規模結構。光伏產業隨后經歷了一輪“洗牌”,行業部分落后產能遭到淘汰,行業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 近兩年,我國開始積極推動智能光伏的發展、應用。2018年工信部印發《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力求加快提升光伏產業智能制造水平,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光伏產業深度融合,鼓勵特色行業智能光伏應用,促進我國光伏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2019年9月20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的通知》,要求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業,包括能夠提供先進、成熟的智能光伏產品、服務、系統平臺或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支持建設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項目,包括應用智能光伏產品,融合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為用戶提供智能光伏服務的項目。 今年以來,光伏政策頻頻出臺。3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從推進平價上網項目、推進需國家財政補貼項目、落實電力送出消納條件等方面,結合行業發展新情況進行了調整完善。通知提出今年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總額為15億元,其中5億元用于戶用光伏,10億元用于補貼競價項目。4月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公布了今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6月28日,國家能源局下發2020年光伏競價項目的結果,此次擬納入競價補貼范圍的項目共434個,總規模為25.97吉瓦,同比增長14%。競價總規模遠超市場預期,競價項目的下發預示著國內需求大規模啟動。 今年實現逆勢上揚 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帶動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提前完成。有業內人士表示,《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15%,到2030年為20%。而從實際數據來看,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8.6億噸標準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15.3%,原目標已提前實現,近五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年均增加0.8%。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個行業帶來很大影響,但光伏行業卻實現了難能可貴的逆勢上揚。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增長。1-6月,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11.5吉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新增裝機規模7.07吉瓦,占比61.48%;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為4.43吉瓦,占比38.52%。出口方面,今年前5個月,光伏產品出口額約78.7億美元,同比下降10.1%。光伏電站建設成本繼續降低。受益于組件、逆變器等設備價格的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地面電站建設初始全投資成本已基本降至每瓦4元以下,較2019年下降約13%。 產業的快速發展也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上。據統計,截至11月1日,A股光伏概念板塊57家上市公司三季報已全部披露完畢,其中42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逾七成,顯示光伏行業基本面依然良好,行業持續高景氣。此外,截至11月6日收盤,共有24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披露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15家,占比62.5%。其中,雙星新材、金春股份、拓日新能、伊戈爾、匯川技術、科華恒盛等6家公司均預計2020年年度凈利潤同比翻番。分析人士指出,受益于行業需求回暖且第四季度是搶裝季等因素利好,光伏行業增長確定性強。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也迎來大幅上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6日收盤,共有31只光伏概念股股價翻倍,錦浪科技、上機數控、陽光電源、晶澳科技、福萊特、海南發展、中能電氣、帝科股份等8只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200%,股價持續上漲也令隆基股份、匯川技術、通威股份、三安光電等4只個股最新A股總市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平價上網時代將開局 “十四五”期間,光伏產業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我國光伏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頭部企業加速擴產,落后產能及二三線小廠加速退出;“充電樁+光伏”“特高壓+光伏”“大數據中心+光伏”等應用,將給光伏產業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表示,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使得國內的光伏發電具備了和傳統能源直接競爭的能力,一些場景中甚至已經占優;加上光伏建設還是新基建和“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等產業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光伏行業中長期增長態勢較為明確。 “光伏行業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維持較高的景氣度。”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姚京津表示,一方面,近期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將于2030年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為新能源的長遠發展釋放了積極信號;另一方面,需求提速,光伏四季度步入搶裝階段,需求強勁帶動板塊全面開花、整體復蘇。 更為重要的是,“十四五”期間,光伏平價上網時代將正式開局,“無補貼、不限量”將造就產業新格局。平價上網為何如此重要?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光伏太陽能無法實現平價上網,這個行業就無法市場化,就需要受政策影響,公司的業績波動就非常大。隨著我國光伏發電產業技術的持續進步,當光伏發電行業逐步進入平價階段后,光伏發電系統優化會在促進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支撐力量。以度電成本最低作為優化目標,將有效促進光伏價格成本下降,推動光伏發電競爭力不斷提升。 “要落實我國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新目標、新任務,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需要快速提升,尤其是電力行業要加速脫碳。光伏、光電等新能源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表示,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目標將相應上調,光伏發電年平均新增裝機規模有望達65吉瓦以上。我國光伏產業有望率先成為從端到端、自主可控的高質量發展樣板,是我國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鏈接〉〉〉 探尋光伏產業新風口 說到光伏,很多人對于光伏的印象可能還簡單停留在房頂上的光伏板上。事實上,光伏作為所有新能源中頗具潛力的一種能源,正被廣泛使用。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光伏產業鏈就包括從上游的原材料硅料采集和硅棒、硅片的制造,中游的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制造,到下游光伏電站的系統集成和運營組成。當前的單晶硅片和PERC電池是產業鏈最具價值的環節,也是技術門檻、資金門檻雙高的環節,而且其中的龍頭企業如隆基和通威未來都將持續受益于行業需求的增長以及產品滲透率的提升。 從技術層面來看,隨著光伏材料技術的進步,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可以實現屋頂、幕墻、遮陽、溫室等場景全覆蓋,應用場景更加多元。新型材料的研發推動了光伏與建筑的融合,材料技術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使得BIPV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從企業競爭來看,在產業成熟度逐漸提高的背景下,分布式發電中BIPV有望成為新熱點。同時,國內一線光伏企業的加入與探索也將加速產品的迭代更新。 從市場前景來看,當前我國城鄉建筑總面積超600億平方米,其中城市建筑面積超300億平方米,光伏可安裝面積超30億平方米,且年新增竣工面積在40億平方米以上。截至目前,我國既有建筑面積可安裝光伏400吉瓦,每年竣工建筑面積可安裝40吉瓦,潛在市場空間達千億元。 從長遠來看,雖然補貼、消納等問題對光伏行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在“政策之手”與“市場之手”的相互作用下,光伏產業的免疫能力日漸提升,市場化生存能力越來越強。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