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我國可再生能源初步實現規模化 |
(時間:2023/8/25 9:37:54) |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迅猛。據了解,在相關政策指引下,截至2022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能量為12.13億千瓦,已超過煤電裝機,風電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給安全方面的作用已經凸顯。
在日前舉辦的“國家可持續發展承德論壇”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分論壇暨洽談會上,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任東明指出,“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雙碳’目標,通過一系列政策及相關立法,實現能源革命,最終以高效清潔低碳可再生為主流的新能源系統,代替原有的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系統。”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水問題專委會秘書長牛存穩從風光水儲多能互補角度分享了如何提高開發利用效率。“目前,我國電力行業減排的壓力較大,也在倒逼經濟和能源結構調整。從源端來看,要充分發揮水電能源的啟停快、運行靈活和儲能作用等特性,通過水電與風光電的互補利用,提高清潔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的比例,減少化石能源碳排放,實現碳減排。”牛存穩說,“從后端來看,主要通過節水節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水利用碳排放。目前,我國風光水儲多能互補開發已經形成,雅礱江、金沙江這幾大風光水基地已初步形成,間歇性的風能、光能通過調度控制中心共同輸入電網,實現風光水儲多能互補開發。未來,還需要通過增加風光能在互補系統中的比重、實現調度智慧化、充分利用不同類型的儲能,以及提升電力質量等舉措筑牢水資源、能源安全底線。”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余國也分享了天然氣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的作用。他指出,天然氣雖然是化石能源,但也是清潔能源,在霧霾治理等項目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天然氣產業發展下一步的方向和重點,首先是要加強西部能源的風光氣水融合發展,建立綜合基地。其次是要建立天然氣+地熱供暖模式,并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大上游國產天然氣能源產量,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
對于如何通過市場機制來突破能源產業自身的造血問題,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隨著生活用電比重不斷提升,用電峰谷差異逐漸擴大,對新型能源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如何通過需求端削峰填谷的能力來解決供給側的問題,這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目前,我國能源市場機制面對的是傳統的能源體系,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電力市場。未來,隨著更多電源主體加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我們需要構建更加高效的電力行業治理體系。
“清潔能源產業作為承德市‘3+3’主導產業之一,正在逐步進入規模化、融合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未來,我們將持續壯大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鞏固提升電網配套送出能力,積極探索風光儲氫一體化發展,不斷強化清潔能源發電及應用鏈條,大力引進裝備制造項目,聚焦清潔能源電力規模化供應氫能儲運一體化發展,加快儲能產業集群建設及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承德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何元武說。
展望未來,任東明認為,清潔能源發展擁有諸多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帶來的新機遇。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初步實現了規模化,但離未來的高質量發展仍有距離。“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應當順應新能源體系提出的低碳多元、安全智能的新要求,要抓住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帶來的新機遇,從推動能源革命的戰略高度提高站位、明確目標、推動技術創新、引入新機制,促進新能源多元融合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