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雕刻石雕韋馱迦藍雕塑
█石雕佛像相關(guān)欄目>> ●返回首頁 ●返回石雕佛像 ●佛像雕刻加工現(xiàn)場 ●佛像圖紙設計 ●石雕佛像文化
█石雕佛像相關(guān)知識閱讀:韋馱和迦藍的由來傳說
有別于道教宮廟以神荼和鬱壘或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當門神,佛教寺院的「門神」也不稱為「門神」,正確稱呼是「護法」。佛教寺廟的護法有兩位-一位是伽藍,一位是韋馱。
伽藍是梵語「僧伽藍」的略稱,漢意譯為「僧院」、「僧園」,范圍包括了寺院的建筑物及寺院的土地、園圃,所以「伽藍」的原意是指僧眾所居住的園林,后來出家人所住的寺院一般也稱作伽藍;因此,伽藍菩薩所護守的就是整個佛教寺院。
伽藍菩薩的圣像其實就是武圣關(guān)公的樣貌,伽藍與關(guān)公像唯一的差別就是伽藍的背后有云帶。關(guān)公為何會變成佛教寺廟的守護神呢?據(jù)《佛祖統(tǒng)記》卷六智者傳記載:隋開皇十二年(五九二年)十二月,天臺宗祖師智者大師來到荊州,想在當陽玉泉山創(chuàng)建精舍。有一天,他正結(jié)迦趺坐入定,忽然間天地晦暗,風雨怒號,只見關(guān)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xiàn)出種種可怖景象,想要擾亂智者大師的清修;此時大師不但面無懼色,并大聲斥責這種行為是執(zhí)著、無明的生死輪迴惡業(yè)……,說完,所有的妖象瞬間消失;到了晚上,關(guān)公現(xiàn)身,經(jīng)大師教化后,關(guān)氏父子于是用神通力將玉泉山崎嶇之處化為平地,供大師建寺弘法,并向大師求受五戒,正式成為佛弟子,并且誓愿生生世世護衛(wèi)佛法。從此以后,這位千馀年來極受中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于是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魂魄尋頭 因果說除怨懟
關(guān)公成為佛教寺院伽藍護法神的典故,除了《佛祖統(tǒng)記》記載外,另于古典文學作品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guān)公顯圣,洛陽城曹操感神〉中,卻有另一種說法:關(guān)公于臨沮被斬首后,一魂不散,蕩蕩悠悠的漂游到荊門州當陽縣的玉泉山。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靜,原是記水關(guān)鎮(zhèn)國寺中長老,因云游天下來到這裡,見此地山明水秀,于是就在山上結(jié)草為庵,每日坐禪參道,化飯度日。
有一天晚上,普靜法師正在庵中靜坐時,忽然聽到空中傳來有人大叫「還我頭來!還我頭來!……」。普靜抬頭一看,只見空中有一個人,身騎赤兔馬、手提青龍刀……普靜認得這個人正是關(guān)公,于是問道:「云長安在?」關(guān)公英魂聽到有人呼叫,立即下馬乘風落于庵前,叉手問:「請問法師是誰?法號如何稱呼?」普靜回答:「老僧普靜,昔日在記水關(guān)前的鎮(zhèn)國寺中,曾與君侯有一面之緣,您忘了嗎?」關(guān)公說:「曾蒙相救,銘感不忘。但今日我已遇害且身首異處,這怨氣如何吞下?愿求清誨,指點迷途。」普靜答:「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后果前因,彼此不爽。將軍您今天為了被呂蒙所害而被殺,心有不甘所以大呼『還我頭來』,然而當年您過五關(guān)時,斬了顏良、文丑等六將的頭顱,那這些人又該向誰索討他們被砍下來的頭呢?」至此,關(guān)公恍然大悟,于是請求皈依受戒,并且發(fā)愿要維護佛教寺院不受侵擾。
神像朝內(nèi) 韋馱護佛舍利
而另一位護法神韋馱菩薩,也稱韋陀天,簡稱韋馱,是中國寺院中主要的護法天神。韋馱原本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韋馱天生聰慧,很早就開始勤修清淨梵行之業(yè),后來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寺院的守護神;韋馱神像通常身穿甲冑,手持金剛杵(降魔杵),以杵柱地;或雙手合掌,將杵擱于肘間;身形雄壯、威武勇猛,是個威風凜凜的將軍相,但面容卻溫和慈祥。
關(guān)于韋馱菩薩有所謂「三洲感應」之稱,其由來據(jù)說韋馱菩薩曾于靈山親受佛陀囑咐,要祂護持佛法,于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三洲巡游護法,保護出家僧眾,所以有「三洲感應」(因為北俱盧洲人不信佛教)之稱。爾后韋馱菩薩便擔當起驅(qū)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有關(guān)佛教臨危之事,對于魔子魔孫惑亂出家僧人,也都快速奔赴,應機除魔。
在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像大多安奉在天王殿,彌勒佛像的背后,面對大雄寶殿。韋馱菩薩為何面朝內(nèi)而不朝外,這是因為韋馱菩薩祂具有保護佛舍利的能力與天職的關(guān)系。相傳佛陀涅槃后,當諸天神和眾王在商量要將佛舍利建塔供養(yǎng)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捷疾鬼」,乘人不備盜走了兩顆佛牙舍利;韋馱菩薩見狀奮不顧身,立刻以如飛的速度,一下子就將「捷疾鬼」捉住,取回佛牙,贏得諸天眾王的讚揚;因此,韋馱菩薩在古印度寺院中的方位,就是對著佛陀的舍利塔。后來佛法傳到東土之后,寺廟的造型方式有所改變,這舍利塔就被移到大殿外,但內(nèi)部還是保持古印度原本殿堂的造形風格,所以韋馱菩薩還是朝裡不朝外。
寶杵方向 傳與掛單有關(guān)
為了感念韋馱菩薩的守護,佛寺僧團每日于早晨課誦時,必定會誦念〈韋馱讚〉:「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zhèn)魔軍,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 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古來護法韋馱,有二種形像,一種身著甲冑、合掌當胸,腕捧寶杵,聽說供奉此種韋馱圣像的道場,屬十方叢林,歡迎十方云水僧來掛單。
另有一種,也是身著甲冑,姿態(tài)優(yōu)然,寶杵向下。此種形態(tài)的韋馱菩薩,護持常住,鎮(zhèn)住山門,眾魔不侵,但不歡迎掛單的云水僧。此種說法沒有記載,只是說說而已。而是不是果真如此,下次到佛寺時,不妨注意求證看看。不過,目前臺灣的寺院也許囿于地點狹小、或融入道教建構(gòu)方式,真正有這兩尊護法菩薩的并不多見,有的則是將祂們框在櫥窗裡,僅供人觀賞!
了解石工坊雕刻工廠其它各種石雕佛像:
【石雕佛祖】【石雕觀音】【石雕菩薩】【石雕彌勒】【石雕羅漢】【護法神將】【道教神像】【石雕小沙彌】
|